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反共護台志工聯盟召集人曹興誠三十一日表示,大罷免之所以失敗,關鍵在於民進黨錯失戰略時機,黨公職又為避免外界質疑而未積極投入,導致整體動員力道不足。
曹興誠指出,完成二階連署後,民進黨曾請他持續推動罷免,但他建議由四階候選人領軍三階投票的構想未被採納。民進黨當時擁有「二十四比零」的強勢優勢,應藉機要求國民黨作出兩項承諾─其一為恢復憲法法庭正常運作,其二為立法院恢復「程序正義」,不再以暴力獨裁方式通過法案。
他表示,若國民黨同意上述要求,罷免理由即不復存在,罷團便可解散;若不同意,則罷免的正當性更為明確,民進黨亦能全黨動員,取得勝利。然而,民進黨不僅未把握此機會,甚至不願事先確定四階候選人,且明令禁止黨員表態,使公職普遍選擇觀望或低調處理,錯失與罷團協同作戰的機會。
曹興誠認為,若能由民進黨候選人領軍,罷團在旁輔助將更具整體戰力。
針對後續政局發展,曹興誠呼籲民進黨,應誠實檢討罷免決策上的失誤,群策群力化解危機,為未來重新出發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