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附加條件未明 立委黃建賓籲政府不能讓農漁民成為犧牲品

台東鬼頭刀主要銷往美國,面對關稅壓力,台灣農漁產品的競爭力恐將受挫。(記者鄭錦晴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美國宣布對台灣產品徵收暫時性百分之二十關稅,引發國內農漁業界關注。立委黃建賓一日指出,在關稅談判附加條件未明情況下,農漁民恐成最大受害者,中央政府應全力捍衛基層權益,絕不能讓農漁產品淪為國際談判的交換籌碼。

黃建賓表示,相較於日本、韓國及中南美多數國家享有較低關稅待遇,台灣關稅偏高,對出口美國的水產品造成重大打擊。以台東特產鬼頭刀為例,該產品主要銷往美國市場,若再加上宜蘭、屏東等地的水產,有高達七成仰賴對美出口,面對關稅壓力,台灣漁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勢必受挫。

又美國一向要求貿易夥伴開放農產品進口,黃建賓擔心,若未來在談判中開放美國稻米零關稅進入台灣市場,將對以稻米為主的台東農民將造成嚴重衝擊。他強調,台灣稻米品質優異,是農民辛勤耕作的成果,不容成為談判的犧牲品。

對於政府聲稱百分之二十為「暫時性」關稅,黃建賓回應,支持政府與美方爭取公平待遇,但也質疑「台積電赴美設廠、開放美豬美牛換來的,為何比鄰國更高的關稅,接下來還要犧牲誰」。

他呼籲行政團隊停止政治鬥爭,針對關稅戰可能引發的各界衝擊,及早預作因應,並重申「農漁民不是談判籌碼,更不該成為政策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