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府環保局參與廉政署「透明晶質獎」評核 張善政市長:推動科技治理實現施政透明

市府環保局參與廉政署「透明晶質獎」評核,張善政市長:推動科技治理實現施政透明。(新聞處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一日出席「法務部透明晶質獎實地評核」。張善政表示,環保工作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無論市容整潔、空氣品質或環境舒適度,皆直接反映市府治理成效,參與「透明晶質獎」評選,桃園不僅爭取榮譽,更期望展現推動廉能治理的具體成果,持續邁向開放高效的治理目標。

市府環保局參與廉政署「透明晶質獎」評核,張善政市長:推動科技治理實現施政透明。(新聞處提供)

張善政表示,環保業務需跨局處協作,以《消防法》修法為例,市府發現大型物流倉儲潛藏化學品資訊不明等公安漏洞,恐危及消防人員安全,蘇俊賓副市長在行政院會提出具體建議,促成中央修法。此外,本府也跨機關合作,推動《火災預防自治條例》,將九種爆裂物先驅化學物質,納入第一批高風險場所列管,落實資訊公開及透明,強化化學品申報與毒化物管理,與消防法接軌,降低風險。

張善政表示,科技應用也拓展至工廠排氣監控,透過AI即時辨識煙氣顏色與型態異常,自動啟動稽查程序,強化即時應變與資訊透明。桃園開發的「AI環境污染辨識系統」更於去(一一三)年榮獲多項國內外獎項,顯示市府積極導入科技治理已獲認同與肯定。

法務部廉政署主任秘書孫治遠表示,「透明晶質獎」自一一二年起成為全國首項專門獎勵公部門廉潔實力的獎項,由行政院長親自頒發,具高度指標意義,本次評選共有二十二個中央與地方機關參與,將依機關層級分組評比。廉潔與透明是基本要求,透過制度激勵與相互觀摩,有助促進實踐廉能治理的核心精神。

環保局表示,此次參與「透明晶質獎」,環保局以六大策略包括「即時公開環保數據與業務成果,強化民眾監督」、「導入智慧科技提升環境監控效能」、「落實風險防制與課責制度,健全內部治理流程」、「深化與市民溝通互動,推動民眾參與治理」、「整合跨域資源與專業,打造公私協力的治理模式」以及「推動淨零減碳、循環經濟與綠色生活,落實永續城市目標」全面展現透明治理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