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神工傳藝特展 涵蓋16項技藝

傳形不息,二○二五神工傳藝-雲林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特展至十三日,歡迎蒞臨觀展。(記者陳正芬攝)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二0二五神工傳藝-雲林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特展」一至十三日在文觀處一樓展覽館登場,以「傳形不息」為策展主題,邀請全縣二十一位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與保存團體參與,展出涵蓋十六項工藝類別、近八十件作品。

縣長張麗善為三位新登錄無形文化資產及保存技術保存者頒證,包括專精傳統風箏製作的侯順政、擅長泉福派粧佛工藝的蔡炯容,以及投入大木作技術保存與教學的林山田。

傳形不息,二○二五神工傳藝-雲林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特展至十三日,歡迎蒞臨觀展。(記者陳正芬攝)

今年參展作品橫跨傳統彩繪、剪黏工藝、錫工藝、粧佛、交趾陶、紙塑神像、風箏、北港金聲順開路鼓、轎前吹、燈籠工藝、白鶴獅製作技術、龍獅製作技術、獅頭製作、大木作技術、鑿花技術、藝閣等十六項技藝領域。

張麗善說,雲林擁有深厚的宗教文化,「神工傳藝」系列展以保存、傳承與推廣無形文化資產為目標,透過展覽走向更多人的視野。新增三位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展現文化技藝的才華與深厚功力,希望藝術保存者能將技藝、精神及態度傳承下去,讓藝術及傳統文化綿延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