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美國公布我對等關稅稅率為百分之二十,外界關注我國以何種籌碼換取降低稅率?是否犧牲食安,放行美牛內臟,或放寬豬牛產地標示等。食藥署長姜至剛說,國際談判在定案前,依約定不可透露細節,「讓前線長官無後顧之憂」;且行政院已說明,目前稅率為階段性稅率,未來有望再調降。
我國保健食品百分之三十關稅,日前傳出被美方盯上;我擬降低稅率至百分之二十換取美國對等關稅優待。而美方對保健食品課徵關稅,過去僅百分之六點四。業界指出,本次關稅稅率涵蓋範圍,目前仍不明朗,我國是否因應談判降低關稅?有待官方對外說明。
姜至剛表示,貿易相關事務非食藥署主管,該署僅針對保健食品安全、功效把關,關稅是否調整非他權限。
外傳為換取關稅稅率,我國可能將保健食品關稅稅率,由現行百分之三十降至二十。台灣製藥工業同業公會常務理事謝賢仁表示,若進口保健食品關稅下降至百分之二十,勢必衝擊國內產業,國內很早就開始因應,作法包括至日本等海外國家設廠,或委託當地廠商生產製造;國外品牌如日本、美國等保健食品,與國內品牌相比較受國人青睞,若我國降低關稅,衝擊很快就會發生。
謝賢仁說,銷售至美國保健食品較少,即使本次對等關稅包含保健食品,影響幅度預期有限,反而是藥品有幾家廠商外銷美國,可能受到影響;美國保健食品要大幅輸台,預期仍有難度,台美雙方對保健十匹規範不同,我國保健食品對相關成份要求稀釋較多,若美國保健食品成分濃度較高,是否可順利輸台,還需要謹慎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