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院長憂投資談判引發朝野攻防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針對台美「暫定」百分之二十對等關稅,引發各界質疑與產業反彈,中經院長連賢明三日發文以NBA季後賽比喻台灣的處境。強調,最糟的並不是百分之二十的稅率比日韓高,而是擴大對美投資等談判條件會在國內造成不少紛擾,甚至會引發朝野政黨彼此攻防角力。

連賢明指出,目前所公布的台灣對等關稅為百分之二十,這中間並沒有詳細的對美採購,對美投資,乃至於關稅減免的細項,說明這個只是個暫時的稅率。這就像NBA的季後賽,有些隊伍比較早晉級,有些隊伍要打到最後一場才能分出勝負,很難說早打完的就一定比較好。台灣目前就還在談判的過程,談判細節要到談判確定才知道。

連賢明表示,暫定稅率為百分之二十,外界解讀川普說台灣可以不用投資,不用採購也不用開放,但目前台灣就在談判中,給一個低一點稅率代表台灣有認真談判,要是最後談崩了,他也可以把稅率往上調,看瑞士就知道了。

連賢明表示,台灣去年貿易逆差七百卅九億美元,是第六大貿易逆差國,金額高過日本和韓國。今年前兩季下來,台灣對美順差應該超過五百億美元,按照這態勢,今年對美逆差有可能超過一千億美元,就逆差數字來看,台灣會是川普的重點對象。

他認為,此事覺得最糟糕的不是稅率比日韓高,而是要談到日韓的百分之十五稅率是要付出相當代價、都要購買高達上千億的美國商品(如天然氣,農產品,飛機等),好幾千億美元的對美投資。這些條件可想而知會在國內造成不少紛擾,甚至會引發朝野政黨彼此的攻防角力。倘若處理不好,好不容易談的貿易協議被立法院質疑或拒絕,單方面撕毀這些貿易協議,這對川老大面子將不可承受,後面台美間合作反而會有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