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泥巴到餐桌落實食農教育 八里長坑國小稻浪中學永續

長坑國小7日舉辦「長坑福田稻米收割活動」,實踐從插秧到收成的完整農耕歷程。(長坑國小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秉持著「從土地出發,學習尊重自然」的精神,新北市八里區長坑國小7日舉辦「長坑福田稻米收割活動」,親師生們在陽光下揮汗割稻,實踐從插秧到收成的完整農耕歷程,也用行動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新的學期,學校還會持續規劃米食烹調與地方文化等課程,擴展孩子的學習視野,讓農田不只是一塊土地,更是一間活的教室,為孩子播下知識、尊重與永續的種子。

校長張宗文表示,這片金黃色的稻浪是孩子們於三月親手插下的秧苗,歷經多月的照顧與觀察,終於在夏日迎來金黃豐收。孩子們一手鐮刀、一手捧稻,臉上寫滿成就與喜悅。孩子在實作中,不只在書本中理解永續,更能透過雙手、雙腳去感受土地的溫度。體驗米食是如何從泥巴到餐桌,引導學生思考糧食安全與資源循環,呼應環境永續的概念。

長坑國小7日舉辦「長坑福田稻米收割活動」,實踐從插秧到收成的完整農耕歷程。(長坑國小提供)

參與收割的家長會長洪育昇也分享,在這個快速便利的時代,孩子能從插秧、照顧到收成,真的是一種難得的體驗。他們更能懂得珍惜食物,也更願意幫忙家事、關心環境。

六年級學生褚唯捷說到,自己種的稻米,收穫起來的感覺超棒!比自己玩遊戲還有成就感,因為這是靠汗水換來的!四年級洪苡喬同學則提到,每個禮拜都看稻米逐漸長高、變黃,真的很開心,就好像看到小寶寶逐漸長大!

長坑國小7日舉辦「長坑福田稻米收割活動」,實踐從插秧到收成的完整農耕歷程。(長坑國小提供)

長坑國小指出,學校長期推動的童稻課程,以八里區僅存的最後一塊水田為教室,融合生態教育、品格養成與食農體驗,培養學生對土地的情感與責任感。透過實作學習,孩子不僅提升了觀察力與合作能力,更實際體會資源有限與糧食安全等重要議題,這也是學校落實SDGs第4項「優質教育」的具體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