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位於新北市永和區的世界宗教博物館兒童館,刻正展出的生命教育特展「不只一百種:保種計畫 II──當小黑熊與不同的生命相遇」,由於迴響熱烈,館方宣布展期延長至今年底,讓更多家庭、學校與教育者有機會來一趟靈性與環境交織的旅程。
宗博館這檔生命教育特展「斷腳小黑熊與不同的生命相遇」系宗博兒童館與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合作,展場以真實標本搭配感官互動設計,構築一座寓教於感的森林世界;以一隻來自雪山、歷經截肢重生的小黑熊真實故事為起點,帶觀眾走進森林與標本對話,與動物交換視角,重新思索「我們與其他生命的關係」。
宗博館指出,展覽背後的核心精神,來自靈鷲山開山住持、宗博館創辦人心道法師倡導的「靈性生態」理念,人類與萬物之間是互濟共生的關係,要尊重物種存在的價值;兒童館承襲這一理念策展,讓教育不再是單向傳授,而是彼此學習,在自然中成長的孩子,為小蛇立碑、為失足的熊默哀,用行動展現生命教育最深刻的樣貌。

特展第二區「與人類相遇」,設計互動區塊,包括觀察動物標本、紀錄感受、討論生死觀,延伸自原住民德拉楠部落孩子的生活經驗,在部落環境中長大的孩子,面對死亡不逃避、不害怕,以平靜和尊重看待一切生靈。

特展的最後區塊,觀眾可直視野生動物的真實處境,包括路殺、棲地消失、獸鋏陷阱,這些殘酷是每日發生的生態哀歌,透過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提供野生動物救護紀錄影片,得以見證每一段從受傷到重返森林的歷程,看見保育人員的溫柔堅持與不言放棄,更看見「保種」不是標本保存,而是人與自然重新建立關係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