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台東馬偕醫院九日下午院內員工宿舍,冒出大量白煙,引民眾疑慮。院表示,這是為汰換服役長達十六年的磁振造影儀(MRI),執行標準的「淬息(Quench)」作業,液態氦氣氣化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屬預定程序,對人體無害,民眾不必驚慌。
馬偕指出,MRI系統採用「超導磁體」產生高強度磁場,必須將磁體保持在極低溫環境。當進行設備拆除或重大維修時,需透過「淬息」程序,迅速釋放磁體內部的液態氦,才可安全拆機。
過程中,液態氦氣化吸熱,導致空氣中水氣凝結,形成大量白色霧氣,彷彿機器「大冒煙」,其實是極為壯觀又安全的科學現象。
此次拆除的MRI設備共釋放約一千公升液態氦,液態氦價格昂貴,每公升約一千二百元,總值逾百萬元,但此為MRI退役時無法避免的必要程序。由於氦氣極易逸散且難以回收,加上低溫儲存設備昂貴,因此大多數醫療機構仍採直接釋放方式處理汰役氦氣。
放射科主任楊家融表示,拆機完成後,院方已同步啟動新型MRI換裝工程,預計工程期約為十週。換裝期間將暫停MRI常規檢查服務,已安排協助轉檢至鄰近醫療院所。
未來全新MRI機組將大幅提升成像速度與畫質,縮短病患等候時間,提供更高效舒適的醫療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