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宣導 外來種蛙擴散 農業局籲移除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外來物種入侵缺乏天敵且快速繁衍下,容易威脅原生物種生存,破壞生物多樣性。擔心丹娜絲颱風過後,斑腿樹蛙及亞洲錦蛙等外來種蛙棲地擴散,增加防治難度,農業局將於八月舉辦親子宣導活動,也呼籲民眾發現時可主動通報或進行移除。

農業局森保科長朱建明指出,台南地區常見的外來種蛙類包括斑腿樹蛙及亞洲錦蛙,斑腿樹蛙常見於淺山地區,比起原生蛙類在繁殖能力上有著很大的優勢,對原生蛙類的生存環境造成了壓力。因為斑腿樹蛙與原生種布氏樹蛙之間存在著競爭,尤其是牠們的蝌蚪之間,斑腿樹蛙蝌蚪的數量增加,可能導致原生蛙類的食物短缺影響生存。而亞洲錦蛙更常見於田間、公園水池等地,蛙鳴類似牛叫,近兩年在台南地區通報及捕捉數量都有上升。

為讓民眾了解常見的外來入侵蛙類與如何辨別防治,農業局預定於八月底辦理「認識台灣常見外來入侵蛙類」親子活動,將邀請亞洲大學教授張筱筠帶領學童及家長針對斑腿樹蛙與亞洲錦蛙進行解說,並配合青蛙主題手作與彩繪。上午場邀請台灣濕地保護聯盟志工帶領青蛙種子飾品DIY,下午場邀請黃彗雅及陳虹廷母女檔進行皮雕小蛙鑰匙圈DIY,期達寓教於樂效果。

農業局強調,外來入侵種問題不容輕忽,民眾對外來種應秉持「不輸入、不野放、不擴散」原則,減少入侵物種對台灣生態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