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教育部為建構更友善的校園職場環境,預告修正《教師請假規則》部分條文,明定身心調適假,每學年可請三天。教團盼身心調適假不併事假,改為單獨計算。對此,教育部十五日表示,法案處於預告階段,將持續徵詢意見。
桃園、台中、南投、嘉義縣市等五縣市教師會認為,「身心調適假」換湯不換藥,草案條文併入事假計算,並規定事假、家庭照顧假及身心調適假合計超過七天,按日扣薪並由學校支付代課費;如果沒超過七天,教師還是須自付代課鐘點費。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指出,高中職學生已全面實施的身心調適假,並沒有併入事假;教師的身心調適假,卻還是併入每年只有七天的事假,口惠實不至,呼籲改為單獨計算。
教育部回應表示,《教師請假規則》修正草案尚在法規預告階段,須平衡不同職域人員的給假權益,在維持現行總請假天數的前提下進行修正。身心調適假是使教師重視心理健康,自我覺察心理不適,找到紓緩壓力及照顧身心的方式,以事先「預防保健」概念出發,降低後續心理疾病風險,因此才規劃併入事假。將會透過各方討論參與,讓修正內容更加周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