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近期傳出大學為加強防疫而開發校園足跡APP,要師生紀錄在校內活動的地點,以追蹤校園活動接觸史,引發部分師生疑慮。對此,教育部表示,學校為未來的疫情調查收集資訊,是可以開發校園足跡APP,但須依法做好資料保護。
康寧大學日前傳出為協助防疫,由資管科學生熬夜趕工寫出「校園足跡」APP,校園活動足跡登錄,供校內師生記錄校內活動地點,以便必要時可追校園活動接觸史,另上課教室不用填寫,因上課教室從課表可查,避免重複。但有師生認為此已涉侵犯個人隱私的問題。
對此,教育部說,為防範未來可能需要的疫情調查,教育部請各校保留師生授課、修課、參與活動等紀錄。一旦校內有確診病例,衛政機關能即時展開疫調,迅速追查接觸史,避免形成破口。
教育部指出,大學運用相關師生資訊須在防疫所需範圍,且要符合「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妥善做好資料保護,希望師生為防疫共體時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