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抵用券 最快半年後發行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經濟部研議的振興抵用券將有五大執行方向包含不限異地消費、針對四大領域、面額落在六百元到八百元,並採電子與實體兩種方式進行、綁定國旅、預計在疫情趨緩後的半年到一年發行,經濟部長沈榮津四日表示,振興抵用券預計全台約有三十五萬家業者可以適用。
 立法院財政、內政、經濟、教育及文化、交通、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聯席會議審查「中央政府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預算案,總金額上限六百億元;其中由經濟部規劃的二十億元「振興抵用券」最為外界關注。
 沈榮津四日出席聯席會議指出,根據經濟部的盤點,振興抵用券預計可以用在全台餐飲十四萬家、商圈業者二十八萬家、夜市攤商一萬家、藝文活動與場域一千七百家,若扣掉重複計算的業者,全台約有三十五萬家業者可以適用,雖然最後方案行政院尚未拍板,但目前振興抵用券的五大方向已經陸續確認。
 首先,過去討論原本一度提出「振興抵用券」必須異地使用,但引起外界質疑誘因不足。沈榮津表示,振興抵用券將不限異地消費。
 其次,振興抵用券將用於餐飲、夜市、商圈與藝文等四種領域;第三,振興抵用券的金額在六百元到八百元間,並以電子與紙本兩種方式並行。沈榮津表示,要如何分配電子與紙本的比重,行政院還要進一步討論,不過未來紙本的抵用券不排除比照夜市抵用券,一張面額二百元,由四張五十元的抵用券組成。至於電子版本,經濟部將會開發APP軟體供民眾與店家使用。
 第四,發放時間預計在疫情趨緩之後的半年到一年發行,照顧迫切需要的中小型餐飲業者。外界建議在四月的清明連假之前發放,帶動連假的消費意願,但沈榮津表示,目前疫情仍然嚴峻,應以防疫為優先。
 最後,「振興抵用券」的發放方式仿效過去的「夜市抵用券」,結合國民旅遊的住宿,民眾只要投宿,就會由旅宿業者發放。不過發放的依據是以人次或是房間數,沈榮津表示,五日行政院會再討論、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