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瑪家鄉園區獲環教場域認證 16族傳統家屋展現文化與環境價值

屏縣瑪家鄉原住民族文化園區二十五日通過環境部環教場域審查認證。(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環境部於二十五日召開環境教育認證審查會,正式通過「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為環境教育設施場所。此次認證不僅肯定了園區在推廣原住民族文化與環境教育方面的努力,也使其成為全國第二七六處環境教育場所之一。

原民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所轄的屏縣瑪家鄉「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擁有全國唯一以一比一的比例復刻展示十六族傳統家屋的戶外博物館空間。園區佔地逾四十二公頃,涵蓋瑪卡拉汎區、卡給尺夫岸區、塔瑪麓灣區、娜麓灣區及富谷灣等五大區域,不僅保存珍貴的原住民族文化資產,更結合自然地貌與生態環境,成為探索原住民族文化與環境教育的重要據點。

園區以「活的博物館」為願景,長期致力於原住民族文化保存、教育推廣與傳承;近期推出的環境教育課程方案,以族群文化智慧為核心,結合山林生態、傳統建築工法與民俗工藝,設計出成人及學童皆可參與的「森活好家在」課程。參與者可實地走訪傳統聚落、觀賞樂舞表演、體驗手作工藝,從中理解原住民族如何運用自然資源,展現人與環境和諧共生的智慧。

此外,園區營運策略亦融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推動短中長期計畫,包含開發多元課程、引入AR/VR沉浸體驗、擴展社群媒體行銷,以及與周邊社區和學校合作,建立具特色的環境教育行程。未來,園區將持續深化在地合作與文化創新,期望更多民眾在此感受原住民族文化與自然交融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