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首例 酒廠碳循環實證啟動

工研院攜手三菱電機與台灣菸酒公司竹南啤酒廠,共同簽署碳捕捉再利用先導試驗三方合作協議,推動亞洲首例酒廠碳循環實證。(工研院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工研院攜手三菱電機與台灣菸酒公司竹南啤酒廠,廿五日簽署合作協議,啟動亞洲首座「酒廠碳捕捉先導試驗廠」,帶領傳統釀造業邁向永續、淨零之路,未來成功導入減碳科技後,可回收啤酒廠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再回到製程中應用,實現碳循環再利用。

工研院表示,預計明年於台酒公司竹南啤酒廠啟動實證運轉,讓台灣自主研發的碳捕捉技術落地實踐,開創新一波「碳經濟」產業革命。此次合作由工研院提供核心的固態胺碳捕捉技術,三菱電機負責流程控制優化,台酒公司竹南啤酒廠則提供酒廠內天然氣鍋爐排氣及場地做為捕碳驗證場域。

工研院副院長胡竹生表示,面對全球氣候挑戰與碳費壓力,碳不應再只是排放負擔,而是可再循環利用資源,本次合作是台灣碳捕捉技術真正走入一般企業應用重要時刻。

三菱電機先端技術總合研究所副所長橋本博幸指出,這次在竹南啤酒廠進行二氧化碳回收與純化技術的現場實證,預期可加速三菱在二氧化碳回收至利用的研究腳步。

竹南啤酒廠廠長楊繼忠說,希望透過固態胺碳捕捉先導系統導入,驗證廠內天然氣鍋爐碳排也可以同樣回收、純化及應用,助力集團旗下各工廠推進低碳轉型。

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萬皓鵬副所長說明,這項技術核心是一種「收放自如」的專利固態胺材料,可從工業製程排氣中有效抓住二氧化碳,再用大約攝氏八十度的低溫讓材料「吐」出二氧化碳進行回收,實證成功後,可望推廣到更多製造業與電子業,讓我國碳管理拼圖更臻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