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攜手慈濟 花蓮兒童AI科技體驗營登場

工研院「公益兒童科技體驗營」,帶著孩子進行AI科技的奇幻冒險,讓科技教育種子茁壯為科技研發的力量。(工研院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工研院攜手慈濟基金會廿六日在花蓮舉辦「公益兒童科技體驗營」,帶著孩子搭乘「AI奇幻列車」,進行AI科技的奇幻冒險。

工研院表示,工研院長期推動科技教育落地在偏鄉,希望透過寓教於樂的科技闖關遊戲,讓花蓮孩童體驗永續與AI科技應用在生活中的創意。學童在體驗營中,透過AI音頻非破壞式檢測技術來「聽聲辨蛋」,做品質的最佳守門員,勇闖「AI棒球樂園」,體驗用AI輔助讓揮棒力道與擊球角度更精準。希望在花東發揮跨域共創的影響力,讓科技教育的種子茁壯為科技研發的力量。

工研院副總暨永續長兼社會公益委員會主委何大安表示,工研院長期關懷弱勢、偏鄉學童的科普教育,「公益兒童科技體驗營」已連續舉辦十四年,近年來AI科技突飛猛進,科技的力量就是知識的力量,集結工研院院友與志工,將工研院研發的AI應用在百工百業的成果,轉化為易理解、生活化的科普知識,透過互動式學習與遊戲的方式讓孩子認識AI科技,進而拓展視野,把所學運用到日常生活,成為孩童未來探索世界的動力。

工研院與慈濟志工們化身關主,透過AI音頻非破壞式檢測技術,了解AI如何幫忙把關商品品質。(工研院提供)

慈濟基金會慈善志業發展處主任呂芳川表示,今年特別規劃七大科技關卡,讓孩子們邊玩邊學,期盼透過科技與公益的結合,讓孩子親手操作、用眼睛觀察、用心感受,不再只是課堂知識,而是一場「真實體驗」。

七個關卡由工研院主管同仁化身「關主」,在不同領域的關卡前,用心將艱澀的科技知識,變成孩子們玩得懂、用得上的「科技魔法」。志工講師們看著孩子們投入的模樣與歡笑聲,也覺得很有成就感,笑說「這就是志工最好的回報!」

工研院與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在花蓮舉辦「公益兒童科技體驗營」,以闖關體驗遊戲讓學童們體驗AI科技的神奇與實用。(慈濟基金會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工研院與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二十六日在花蓮舉辦「公益兒童科技體驗營」,吸引近百位國小學童齊聚花蓮縣秀林鄉佳民國小,由工研院成員與在地青年志工陪伴與引導,以闖關體驗遊戲讓學童們體驗AI科技的神奇與實用。

工研院副總暨永續長兼社會公益委員會主委何大安表示,工研院長期關懷弱勢、偏鄉學童的科普教育,將創新科技轉化為淺顯易懂的教材,以樂趣啟發孩童潛力,擴大他們的生活體驗,對未來產生正效益。

何大安指出,「公益兒童科技體驗營」已舉辦十四年,今年再次攜手慈濟基金會集結工研院院友與志工將工研院研發的AI應用在百工百業的成果,轉化為易理解、生活化的科普知識,透過互動式學習與遊戲的方式讓孩子認識AI科技,進而拓展視野,把所學運用到日常生活,成為孩童未來探索世界的動力。

第一次體驗AI棒球的同學,對於AI機器投球的速度不一樣感到嘖嘖稱奇。(慈濟基金會提供)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慈發處主任呂芳川指出,慈濟在很多慈善救災跟工研院合作,例如淨水器、土石流後清除土石的機具、AI空拍團隊拍攝災害狀況。他勉勵孩童在玩中體驗AI,獲得收穫,未來能連結到生活中。

參與的李同學表示,第一次體驗AI棒球,在打的時候就好奇看它會投什麼球,球也比較好打,相信自己會打到。周同學說自己玩很開心,因為球有打出去。AI機器與人投的速度不一樣,機器投得很準,對我的練習有很大的幫助。

工研院樓修成博士指出,辦這個活動是為了公益福利,透過工研院科技的深入,讓孩子感受到AI的價值。活動主要體驗,包含食衣住行育樂,希望透過教育的力量讓孩子身體力行,感受到AI帶來的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