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二0二五台東綠能論壇」二十六、二十七日在縣府舉辦,聚焦深層地熱、智慧微電網、地方參與、公民電廠四大核心主題。縣長饒慶鈴強調,台東致力發展不破壞環境的再生能源,期待與部落、社區合作,持續推動地熱、小水力及生質能發電。
饒慶鈴強調,縣府始終秉持不破壞環境原則,透過地熱、小水力及生質能等,也到國外觀摩各國經驗,期打造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能源模式。
未來縣府將持續推動智慧化與分散式系統,減少對外部的電力依賴、提升地方韌性,讓台東在兼顧環境保護與獨特的人文價值下,走出屬於自己的永續綠能的道路。
成功大學謝秉志教授指出,深層地熱相較於傳統淺層地熱,具有供應穩定、能提升能源自主性的優勢,但仍需克服高昂的鑽探成本、專業技術門檻。
台電組長李信璋強調,隨著分散式能源趨勢興起,智慧微電網在強化地方電力自給自足,當災害來臨時,微電網能發揮獨立運作特性,可為偏鄉、離島乃至各個部落社區提供自主電力。
工研院研究員黃至弘說,地熱開發不應僅侷限於能源面向,更要納入地方參與、產業觀光、文化尊重與社會信任的建立。台北大學助理教授林木興強調,公民電廠不僅能提升能源自主性,更能促進地方經濟與社會永續,讓能源成為公共財,實現共享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