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九月二十一日為國家防災日,今年國家防災日系列活動於二日起展開,行政院秘書長張惇涵指出,今年演練將模擬東部海域發生強震,引發海嘯衝擊北部與東部地區,由中央與地方一起進行大規模演練,要居安思危,就能有備無患。
消防署指出,今年系列活動主題是「巨震求生、強韌整備」,十七日起將陸續在宜蘭縣與新北市進行大規模地震及海嘯搶救實兵演練,模擬情境為琉球海溝發生規模八點五的強烈地震,並引發海嘯。十九日九時二十一分起將發送全國性國家級地震警報、九時三十分起在沿海地區發送海嘯警報,十時五十九分切換十三台公視頻道播放重大訊息演練與預先錄製的總統談話。
張惇涵表示,二十六年前的九二一大地震是許多台灣人沉痛的記憶,也是台灣開始重視自我防災應變轉型的起點,因此每年九月二十一日訂為國家防災日,就是要提醒有準備更安全。今年模擬東部海域發生芮氏規模八點五強震,引發海嘯衝擊北部與東部地區,中央與地方一起進行大規模的演練,演練是為了更熟練,才能在危急的時候維持社會運作,維護人民安全。
內政部指出,台灣近年積極提升防救災能量,經認證的防災社區逾二五0個,內政部並培訓替代役取得EMT-1證照,截至八月底並已培訓逾六萬名防災士。民間自主緊急應變隊(T-CERT)也成立一0五隊、共一七九四名隊員。
張惇涵表示,災變不分藍綠,中央跟地方要一起合作提升全社會防衛韌性,災變也不分國界,過去與台灣理念相近的國家遇到重大災變時,台灣救災團隊也義無反顧前進第一線,希望透過國際交流、合作,為世界體系韌性貢獻更大良善心力,只要居安思危,就能有備無患。
內政部長劉世芳指出,過去近兩個月中,包括颱風、豪大雨、地震,甚至也感受到海嘯威脅等,都是中央與地方政府要準備的重要應變項目,不管是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都有整備,同時也邀企業、學校、社區及各級機關共同參與國家防災日活動,除了強化政府本身量能,也鼓勵全民發揮自救、自助與救人的應變能力,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