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機器人 空、地協同救災 南消展開第3季訓練

南市消防局結合無人機與水砲機器人設計空地協同救災模式,利用兩者強項應用於救災任務中,近期正式展開訓練。(讀者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市府消防局無人機隊為提升無人機應用於災害應變與救援效率,設計空地協同救災模式,利用無人機的視野加上水砲型救災機器人射程兩者強項,應用於救災任務中,今年第三季正式展開訓練。

南市都市發展持續加快,救災現場環境也各有不同,南消無人機隊今年也針對空地協同救災展開訓練。無人機的高空視野可以應用於各式救災環境中,在保障人員安全同時,以最快速度全盤掌握現場火源分佈。而水砲型機器人除具有遠射程優勢外,救災人員也能夠在安全距離,進一步將灌救水線深入災害熱區。

本項空、地協同救災新模式,預計也將用於化學災害、大型工廠火警等,利用無人機飛手提供視野輔助水砲型機器人操控員微調灌救角度、距離,實現精準打擊火點。

南市消防局表示,本次訓練中,飛手也針對無人機AI人像辨識加以訓練,實測無人機在不同高度、角度條件下的辨識成功率。另也同步拍攝大批多角度的模擬溺者影像,作為回饋資料照片,以協助客製化訓練水域溺者AI辨識模型,期能進一步強化整體災害搜救應變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