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立法委員林俊憲五日指出,國內牛肉供不應求,台南牛肉湯面臨肉源短缺的困境,未來消費者喝上一碗熱騰騰的牛肉湯,恐成奢侈,呼籲農業部應正視國產肉牛危機。
林俊憲表示,台南小吃「牛肉湯」以「溫體牛」為特色,每日清晨由台南善化、雲林虎尾屠宰新鮮直送牛肉湯店,肉片淋上熱湯入口即化,成為台南最具代表性的美食。
但是,他接獲肉牛業者反映,近期肉牛數量減少,牛肉湯店越開越多,導致市場供不應求,肉牛價格也節節攀升,業界擔憂恐出現一波牛肉湯店關店潮。
林俊憲解釋,雖然國內肉牛市場僅占全國牛肉需求五%,但這五%的肉源卻高度仰賴酪農業者售出的乳公牛、低產乳牛,一旦酪農業稍有風吹草動,依附其下的肉牛產業隨即受影響,可謂牽一髮動全身。
他指出,近幾年美國低價乳競爭,國產乳品需求不如以往,農業部因此推動酪農業轉型,近兩年也淘汰逾七千隻低產乳牛,卻也連帶影響肉牛供給量,導致下游的牛肉湯業者苦無貨源。
台灣肉牛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張志名指出,我國畜牧業長期以酪農為主、肉牛為輔,隨著時代環境變遷,酪農業面臨嚴峻挑戰,影響肉牛產量,價格也不斷攀升。
台灣肉牛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張志名以「閹公牛」為例,民國一百年每公斤一百元,如今已上漲至每公斤一百八十二元,目前市場上更出現每公斤一百九十元的報價,讓肉牛業者壓力龐大。
牛肉湯業者代表則說,肉源不足、價格飆漲,已使營運面臨沉重負擔,更有業者被迫周休二日因應,若政府再無對策,恐怕難以為繼,希望農業部能提出肉牛產業輔導計畫,避免台南牛肉湯市場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