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花蓮縣文化局推動「支亞干遺址研究成果落地計畫」,六日於支亞干考古學園舉行園區更新暨展覽開幕活動,宣布園區優化後正式啟用,並公開展出全新主題策展內容。
縣長徐榛蔚表示,花蓮這片土地上承載著深厚的歷史與文化,是先人前輩留給我們最珍貴的資產,如同一座浩瀚無垠的圖書館,蘊藏無數智慧與記憶。
徐榛蔚強調,花蓮縣考古博物館是全國第一座依《博物館法》認證的公立博物館,象徵花蓮在文化保存上的重要地位。她特別感謝部落長輩與鄉親共同努力,讓記憶能夠代代傳承,使花蓮成為臺灣文化保存的重要示範基地,未來縣府將持續與公所合作,在尊重環境的前提下,不斷優化相關設施與資源,共同守護這片土地與世界級的文化資產,並讓花蓮的文化底蘊持續綻放。
花蓮縣文化局表示,支亞干考古學園整體作業歷時四十五個工作天,聚焦動線整理、環境改善、展示風格優化,並導入考古、部落知識與族語轉譯內容,提升場域教育性與文化識別度。
文化局表示,園區導覽內容涵蓋支亞干遺址的發掘歷程、部落遷徙故事與考古實作體驗,並透過插畫形式呈現地表採集、文物清洗與民族植物等主題,及互動式圓形立牌及多組展版皆搭配QR code,連結阿改玩生活網站延伸閱讀專文。
文化局強調,本次園區更新與導覽系統重整,展現中央與地方攜手合作推動文化資產活化成果。未來也將持續推動社區導覽、學校教育與文化體驗活動,讓支亞干成為更多人認識土地與歷史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