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食漲 低所得家庭最有感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儘管受颱風因素影響,主計總處最新公布的八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雖連續四個月低於百分之二的通膨警戒線。不過細看各所得層級別家庭CPI,食物類價格漲幅較大,低所得家庭承受的物價壓力仍略高於整體平均。

主計總處最新公布的八月CPI年增率為百分之一點六,漲幅較七月百分之一點五三略為擴大,主因颱風及豪雨推升蔬菜、豬肉、外食費價格上漲,但仍連續四個月低於通膨警戒線。

主計總處表示,物價短期受颱風因素干擾,若後續天候維持穩定,九月CPI漲幅可望縮小。

細看各所得層級別家庭CPI發現,由於各類家庭的生活、消費習慣不同,承受的壓力也有別;相較於中、高所得家庭,低所得家庭明顯承受更大壓力。

主計總處統計,八月的低所得家庭CPI年增百分之一點八二,中所得家庭一點六二,均高於八月CPI總指數的一點六。僅高所得家庭CPI年增百分之一點五相對較低。

觀察今年一至八月,低所得家庭CPI年增百分之二點零三,高於通膨警戒線。中、高所得家庭分別為一點八九、一點七0。

回顧過去數據,低所得家庭CPI多高於CPI總指數的年增率。主計總處說明,主因是台灣的CPI多以食物類漲幅較大,而食物類支出在低所得家庭的權數也較高。

八月CPI主要七大類變動與去年同期相較,以食物類漲百分之三點一八最高,雜項類漲二點五九、居住漲一點八、醫藥保健漲一點七五、教養娛樂漲一點二六,衣著類及交通通訊類分別下跌零點八五、一點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