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氣膠生醫科技、改善空品 中山大學設新創育成園地

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成立「風之獨角獸-氣膠生醫暨空品改善新創產業育成園地」,盼助推氣膠生醫科技、改善空品。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國立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八日成立「風之獨角獸-氣膠生醫暨空品改善新創產業育成園地」,聚焦於推動氣膠生醫技術、PM2.5預防醫學、空氣品質檢測與改善,及氣膠科學教材教具技術相關領域的新創發展;校方表示,未來將輔導高潛力團隊與創新技術,期望加速研究成果落地,建立國際化產學合作平台,並協助改善因空氣汙染導致的健康與環境問題。

中山大學氣膠中心主任王家蓁表示,氣膠是懸浮於空氣中的微細顆粒,人為活動產生的氣膠常隱含有害物質,對健康造成威脅;但另一方面,氣膠也能作為藥物傳送途徑,發展氣膠醫學與生醫科學。

「風之獨角獸-氣膠生醫暨空品改善新創產業育成園地」以「獨角獸企業」概念命名,指成立不到十年、但估計產值超過十億美元的未上市新創公司,具創新技術商業模式,可解決市場痛點並滿足需求,為人類生活帶來革新。由於氣膠具有如風般流動的特質,故以「風之獨角獸」做為新創產業育成園地名稱,期望培養具國際競爭力的新創團隊,創造新產業價值,甚至成立氣膠獨角獸企業。

王家蓁指出,氣膠生醫暨空品改善新創產業育成園地是全球唯一專注於氣膠與空氣品質相關新創產業的價創育成園區,涵蓋「氣膠生醫與健康」、「氣膠科學永續人才培育」、「氣膠及空氣品質檢測設備儀器開發」、「空氣汙染源防治、減排與淨化材料開發」,及「客製化室內外空氣品質改善方案」,致力輔導協助各類新創氣膠科學技術或知識發展為商品。園區同時深化氣膠學術研究與國內外產業鏈結,協助師生創業,促進國際合作,期望成為產學國際化的連結平台。

中山大學說,該園地主要協助開發能降低或預防空汙危害、改善空氣品質或推動氣膠醫學應用的技術與產品,未來有機會改善全球數百萬人因暴露於PM2.5而過早死亡的問題,並帶動氣膠生醫科學新產業生態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