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亞電纜美麗家園基金會「2025鳳凰花論壇」串連在地行動者

 

由大亞電纜美麗家園基金會舉辦的「2025鳳凰花論壇」今(12)日首次移師台北,共同聚焦「從土地到海洋、從流域到建築」的永續實踐。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為慶祝大亞集團(1609)七十週年,由大亞電纜美麗家園基金會舉辦的「2025鳳凰花論壇」今(12)日首次移師台北,近300位來自企業、學界、非營利組織與青年世代齊聚微風藝文展演中心,共同聚焦「從土地到海洋、從流域到建築」的永續實踐。

基金會自2011年成立以來,持續舉辦「鳳凰花論壇」與「綠集合徵選」,累計支持近200組地方行動者。今年特別邀請歷屆「綠集合徵選」得主「回娘家」,分享他們如何持續累積永續實踐的影響力,也展現大亞長期陪伴在地的承諾。

大亞集團董事長暨基金會董事長沈尚弘表示:「七十年來,大亞從輸送電的纜線,延伸為串起責任與信任的線。我們深信,企業不只是經濟的參與者,更應是社會的實踐者。真正的改變,不是喊口號,而在於願意蹲下身去做地方真正需要的事。」他舉例,無論是協助修復山徑到守護河川與海洋,這些行動雖然細微,卻逐漸匯聚成推動社會改變的力量。「當一代代人願意接力,善的力量就能推動土地變得更好,這正是鳳凰花論壇的初衷與力量所在。」

大亞集團董事長暨大亞電纜美麗家園基金會董事長沈尚弘表示:「把雙手弄髒,把家園變美,大亞願意蹲下身去做地方真正需要的事。」

「2025鳳凰花論壇」搭建了一個舞台,把聚光燈投向那些為土地發聲、為海洋清理以及默默行動的雙手,讓更多人看見這群為台灣永續未來付出的實踐者與專家。論壇以「把雙手弄髒,把家園變美」為核心精神,從山林棲地、流域治理到社區空間三大面向切入。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媽祖魚保育聯盟、海湧工作室、洪雅書房等在地團體,也在現場親自分享第一線的挑戰與成果。活動亮點包含:

  • 綠集合歷屆得主回娘家:各地永續實踐團隊再聚舞台,共同描繪在地行動的持續與累積;
  • 國際視野引入:由全球足跡網絡總裁 Dr. Mathis Wackernagel 帶來「地球超載」思辨,他提到再生能源如光電可減少地球負載,亦高度認同大亞的永續作為,將大亞與全球ESG績效標竿企業Schneider 相提並論,他的演講能為企業設定永續目標提供新思維;
  • 展攤互動體驗:串連地方團隊的故事與創意,讓論壇參加者能在演講之外與不同團隊親自對談,了解永續的多元樣貌。

「2025鳳凰花論壇」不僅是思想交流,更是一個行動串聯。從修復山徑、守護河川,到記錄海底影像與推動建築減碳,許多團體與志工長年默默耕耘,這些在地力量呼應大亞長期推動社會創新、能源永續與地方創生的承諾,也展現了跨世代共同參與、攜手守護家園的決心。

在七十年的日常營運中,大亞深知永續不是口號,而是一步步落實在每次的選擇與決策,大亞將永續發展納入經營核心,並在ESG三大面向展現成果:

  • 氣候行動:2024年集團範疇1&2排放量已較基準年(2021年)下降17%,並完成5件產品碳足跡查證;2025年起母公司將透過自有太陽能電廠每年轉供340萬度綠電,預期達成RE10%目標。
  • 永續供應鏈:2025年與玉山銀行、金屬中心合作,推動供應商展開原物料碳足跡盤查與第三方查證,降低範疇三排放。大亞已完成對97%關鍵供應商的ESG風險評估,並接連獲得中華電信「CDP碳管理獎」、商周「碳競爭力100強」與天下雜誌「1.5˚C標章」等肯定。
  • 社會公益:大亞電纜美麗家園基金會也長期推動「老屋用電安全健檢」、「手作步道」計畫,亦支持「iTrail 台灣步道守護網」、「阿塱壹減廢淨灘」等永續行動。除此之外,大亞舉辦的企業活動「旺萊馬拉松」每年邀請同仁與社會大眾共襄盛舉,讓永續、地方特色與運動發展的精神同步展現。

沈尚弘強調,七十週年不是終點,而是大亞邁向百年的新起點。未來,大亞將持續扎根土地,結合能源專業推動淨零永續,並在氣候行動、再生能源、永續供應鏈與社會公益等面向持續發揮影響力。唯有更多人願意攜手同行,這片土地才會更美,家園才能真正永續,大亞七十年的承諾,也將成為推動世代共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