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基隆地區救護案件,每年超過二萬件,基市消防局呼籲民眾,讓出一條生命之路。消防局指出,每當街頭有救護車鳴警笛呼嘯而過,代表著有人正處於生死關鍵時刻。消防隊員的救護處置就顯得十分重要,正確迅速的處置,不僅可以救回民眾的生命,同時守護一個家庭的希望。
統計顯示,基隆市自一一0年起到一一二年的救護出勤案件,從一萬七千件逐年上升到一萬九千件,去年更首次突破二萬件。代表平均每天都會有五十七件的救護出勤,在全市九個消防分隊中,每個分隊每天平均會有六趟以上的救護案件,顯示勤務相當繁重。
分析全市的救護案件類型,其中有百分之六十一屬於非創傷類的「急病」、「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等案件;百分之三十九屬於創傷類的「車禍受傷」、「一般外傷」等案件,這些緊急案件都需要與時間賽跑,爭取第一時間救回生命。
當遇到有人突然心跳停止即OHCA倒下時,除立即通報一一九派遣救護車救援外,消防局緊急救護科長王君維指出,可透過「急救先鋒」APP,號召周邊熱心民眾伸出援手,進行CPR與使用AED,把握黃金急救時間,提升OHCA患者的存活率。
今年適逢我國推動緊急救護工作三十週年,消防局長游家懿呼籲,當民眾在道路上遇到執行任務的救護車,請記得主動避讓,讓出一條生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