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中華眷村文化發展協會成立大會 首屆理事長方向接任

 

雲林縣中華眷村文化發展協會成立大會,首屆理事長方向從趙怡博士手中接下印信,一且努力從雲林開始。(記者陳正芬攝)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雲林縣中華眷村文化發展協會二十日舉行成立大會,首屆理事長方向從總會首屆理事長趙怡博士手中接下印信,正式成為一一二年中華眷村文化發展總會及各地分會成立後,雲林為第七個分會,象徵眷村文化發展新里程碑。

  中華眷村文化發展總會由趙怡博士出任第一屆理事長、李慶平先生擔任秘書長,不到兩年時間全台各縣市聞風響應,繼桃園、新竹、台中、台南、嘉義及高雄,雲林為第七個縣市分會。

  趙怡表示,一九四五年以後,政府來台,軍公教人員及眷屬被安置的地方形成「眷村」,眷村自八、九○年代因老舊被陸續拆除,但眷村文化和歷史不能被淹沒。成立眷村文化發展有二個重大目的,一為過去值得珍藏歷史還原,二為眷村文化不要沉淪,眷村文化與精神是中華文化最傳統核心價值。首次召開各地方分會理事長聯誼會議,代表著一切努力將從雲林開始,帶領眷村二、三代子弟承先啟後,闡揚眷村文化帶動地方發展。

  雲林分會理事長方向說,自己是眷村第二代,許多人對眷村生活點滴有無盡的回憶,每個眷村都有先賢的光榮故事值得發揚,我們要為後人留下尋根的軌跡,看到中華眷村文化發展協會於極短時間內就已經在許多縣市開枝散葉,希望雲林地區能迎頭趕上,期盼大家共襄盛舉,加入我們奮鬥的陣容。

 

中華眷村文化發展總會秘書長李慶平是道地的雲林建國眷村長大的,他回憶說當年跟著父親來台僅三歲,父親是空軍教官,現在講建國一村、二村,早期是一區、二區,看到眷村被拆除有種失落感,主要眷村是台灣獨特歷史印記,是不同地域文化交融的場域,更孕育堅韌、包容、守望相助的眷村精神,眷村文化就是濃縮版的中華文化。

  雲林縣議長黃凱、議員王鈺齊、黃美瑤、賴淑娞、雲縣榮民服務處處長姚辰慧、虎尾鎮長林嘉弘、民政處長蕭德恕、社會處長林文志及民代等貴賓與會見證歷史性一刻,並給予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