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搜救失聯民眾、全面清理災區側溝、加速佛祖街清淤作業

目前疏濬工程已開挖二十萬至三十萬立方公尺土方,未來仍會持續疏濬,讓水流依據疏濬方向流動。(花蓮縣政府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行政院政務委員季連成說明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最新救災進度。六日共動員中央及各地方消防單位、替代役、海巡署及國軍特戰執行搜索救援任務及協助民宅送水與住宅屋內清洗勤務,計動員二百零九人、五十二部車輛、七臺無人機、四艘船艇、一隻救犬持續救援。

季連成表示,今日是中秋節,仍會維持正常救援任務,國軍兵力及志工均已陸續進入災區協助。他強調,堰塞湖蓄水量目前約五百八十五萬噸,約為原滿水位的百分之六點四,而堰塞湖紅色警戒仍維持不變。他表示,要解除紅色警戒必須符合四項要件:第一,評估堰塞湖後續如溢流,水量是否會造成衝擊;第二,經濟部水利署已建構二千八百六十公尺長、五公尺高的臨時安全堤防,共有三層防護,最後一層土堤也在其表面鋪上鋼網及噴凝土,強化其堅固性,以抵擋一定水流之衝擊;

第三,目前疏濬工程已開挖二十萬至三十萬立方公尺土方,未來仍會持續疏濬,讓水流依據疏濬方向流動;第四,六日下午會請花蓮縣政府完成地方撤離計畫,在中央部分,內政部劉世芳部長將於六日召會研商,俟會議定案後,會再評估上述四項要件後決定是否解除紅色警戒。

另外,六日工作重點為災區側溝全面清理,由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全權負責,並由環境部調整及徵調全國清溝車,預計在十月十八日完成所有清溝任務,因此今日兵力部署重點在清溝,所有進入災區的志工也以安排清溝任務為主,讓污泥淤積問題澈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