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面對烏山頭水庫設置光電板環境、生態及用水安全疑慮,農業部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七日釋疑強調無安全疑慮且持續定期檢測。但台南市社區大學研究發展學會仍然對水庫光電板維護、安全層面懷有隱憂,加之近期颱風導致滯洪池光電板損害情形,呼籲不能忽視光電板對水庫的潛藏風險。
台南市社區大學研究發展學會環境行動小組研究員晁瑞光表示,首要風險就是管理不當造成的火災,不管是機電設備或是模組起火,都會造成不可收拾的後果,光電板起火產生的汙染物、電子廢棄物就會直接進入水庫水體中。
其次,水庫周邊現有生態包含林木、鳥群及水生動物,光電板上的鳥糞、光照不均勻也直觀造成光電板面間阻抗不同,引發起火。光電板起火燒掉不僅是單一光電板問題,更會影響整串發電模組。
另,水下生物也可能附著或影響乘載光電板機組的浮台。以臨海地區滯洪池為例,浮台下方附著大量藤壺,造成浮台乘載能力下降,生態、自然的大量變因,不一定在現行的評估範圍內。
晁瑞光指出,現有都市屋頂、已開發地區並非不能設置太陽能板,為何要選擇破壞生態平台,搶魚塭、搶農田、搶水資源來開發能源?能源目前是我國重要議題,這也與一窩蜂投入高科技產業政策密不可分,耗盡資源、能源卻也仍只是淪為「代工」。
儘管公部門強調水質不會有問題,但水庫水體龐大,即便存在汙染可能也稀釋無形,檢測不出並不代表風險不存在。若經營管理不善,或遇天災不可抗力,水庫光電板是否具備有效應急處理或防護?一但光電板破裂,金屬、塑膠、玻璃也存在直接、間接危害。
再者,光電板使用年限雖說長達廿年,但機電設備、螺絲、電線、接頭可能隨時會壞,相關單位是否能完整防護因應?關乎寶貴水資源更是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