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豐金證券「全天候風控模型」助投資人應對市場波動

永豐金證券「全天候風控模型」助投資人應對市場波動。(永豐金證券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啟動降息循環,惟美關稅政策具不確定性。永豐金證券自研的「全天候風控模型」具有守住風險的關鍵量化技術,模型實測成功在今年4月守住關稅的系統性風險。回顧今年台股走勢,4月大跌至今(10/2截稿日),大盤不但已經反彈、漲幅更已超過50%,然而在8-9月波動加劇、指數回到前波高點時,不少投資人「懼高」紛紛提早下車,也因此錯過了後面的大漲行情。

永豐金證券表示,在高點猶豫是人之常情,但從量化角度來看,情緒並非決策因子,量化交易的優勢,就在於能理性根據訊號操作,而非憑藉主觀臆測,更不會因為指數創高就預設高點。根據「全天候風控模型」的避險燈號顯示,8-9月並未出現緊縮訊號,若8月下車的投資人,至今恐錯過大盤14%的報酬。以現況來說,目前的燈號仍維持在擴張訊號,如果投資者想因應市場不確定性,選擇適度調節漲高獲利的股票,轉向投入基期較低之個股,維持資金布局水位,也不失為一種應對策略。

根據2007年起的回測,單純持有大盤的最大回撤高達58.3%。然而,結合「全天候風控模型」後,模型實測潛在虧損可壓縮至三分之一,全天候模型不僅降低風險,還能把握市場波動中的獲利機會。對比市場常見的RSI(相對強弱指標)來判斷市場超買與反轉,透過量化數據顯示,無論持有1週甚至1季,結果均顯示正報酬,勝率超過五成。這表明,投資人不必因單一技術指標過高而擔心市場會反轉,錯失獲利機會。

從策略面觀察,過去大家熟悉的「穩健型」投資方法,例如「高股息」或「投信持股」因子,近期在市場震盪下表現趨緩,顯示單靠傳統防禦方式已難以全面掌握行情。團隊進一步指出,隨著高股息 ETF 規模持續擴大,資金集中效應加深,也使相關因子在短期內的影響力下降;相對之下,市場更傾向由動能、成長題材與企業基本面來驅動。

永豐金證券表示,在量化團隊近百隻策略中,近期以動能與基本面相關的策略展現出較明顯的 Alpha(超額報酬),與當前盤勢走向相符。短線上可見軋空效應、布林通道突破等動能推力頻繁出現;而在多頭行情中,團隊則認為市場最終仍會回歸企業本質,特別是獲利能力與現金流穩健的公司,更容易成為盤勢長期發展的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