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世界河川日」邁入第二十週年,新北市府水利局九日舉辦「世界河川日─重回湳仔溝」活動,透過紀錄片回顧板橋湳仔溝從曾被譏為「黑龍江」的惡臭水溝,整治蛻變為兼具防洪與生態功能的都市生態廊道。市長侯友宜與市民一同見證表示,市府積極推動整治水環境,持續透過公私協力,打造與自然共生的城市。
侯友宜指出,河川是城市的動脈,水流清澈,環境才會充滿生機,市府團隊積極整治轄內水環境、營造親水空間,包括推動污水接水管集中處理廢水保護河川,以礫間淨化設施淨化轄內河川,並透過子溝底泥固化、清水引入與周邊水環境植栽等措施營造永續水環境,成功呈現生態多樣性。

「湳仔溝翻轉了」,侯友宜表示,湳仔溝從髒、亂、臭轉變為河川整治的最佳典範,如今魚群悠游、翠鳥俯衝,甚至成為居民散步、駐足的風景線,這是一場「從掩鼻到微笑」的城市華麗轉身。湳仔溝的蛻變今年更獲納入「世界河川日」的國際活動案例,不僅是新北市的光榮,更讓國際看見新北對水環境的重視。
侯友宜指出,湳仔溝河川物種逐漸豐富,累計發現逾三0四種物種,包括花嘴鴨、翠鳥、台灣藍鵲及烏魚等,展現河川再生的強大力量,讓民眾來湳仔溝散步的同時,也能看見各類生物的蹤跡,享受與自然共生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