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堰塞湖 農業部:多元管道監控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堤,釀成光復鄉重大傷亡,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十三日安排內政部等部會專題報告堰塞湖監測及災後復原重建。農業部表示,會持續以多元管道,密切監控堰塞湖與下游河道水位,依據警戒機制及時發布災害預警。

據農業部送抵立法院的書面報告指出,九月二十三日受颱風「樺加沙」影響,壩體快速下刷,導致大量土砂與水流湧入下游,造成光復鄉嚴重淹水與堆砂災情;之後每日以無人機空拍,影像判釋評估堰塞湖水位並估算蓄水量,十月一日到九日期間,溢流口下刷速率趨緩,湖區水位無明顯變化。

農業部表示,六日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專家會議討論獲致共識,天然壩坡度變緩,氣候穩定情況下,潰壩機率降低;新河道兩側邊坡高陡、暴雨或地震後崩滑機率高,未來可能再次阻塞溢流口,蓄水量視阻塞量體而定。

農業部說,持續以衛星影像、航拍攝影、無人機空拍、網路監視器即時影像、下游水位計與即時影像等多元管道,密切監控堰塞湖與下游河道水位,依據警戒機制及時發布災害預警,並建置微地動儀預警系統,監測堰塞湖附近是否大量崩塌。

農業部表示,在目前紅色警戒下,馬太鞍溪橋水位站水位抬升一公尺,及堰塞湖集水區發生震度五弱以上地震時,將運用防空警報系統,比照海嘯警報發布程序,發布「廣播聲響」警戒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