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廢棄物減量園遊會 外籍漁工做環保同樂

園遊會與會人員大合影。(漁業署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漁業署於本(14)日補助財團法人臺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在基隆八斗子漁港舉辦「源頭減塑-外籍漁工海洋廢棄物減量暨園遊會」,感謝來自印尼、越南、菲律賓等地的外籍漁工長年在海上辛勤作業,致力維護外籍漁工的身心健康與工作尊嚴,並推廣減塑環保理念。活動以寓教於樂的方式推廣海上作業垃圾分類、減塑行動與正確漁具管理,呼應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14項「永續海洋與保育」,從源頭減少海洋廢棄物,維護海洋清潔,另外特別舉辦「中秋節烤肉大會」,邀請外籍漁工朋友們同樂,慰勞他們長年在外的辛勞,溫暖異鄉打拼船員的心靈。

漁業署說明,港區及漁船上的生活垃圾倘未妥善分類或隨意棄置,極易隨風雨或作業過程流入大海,造成海洋污染及對生態之威脅。本次活動四大重點:「垃圾不落地與正確分類」、「船上垃圾妥善安置」、「漁具不得隨意拋棄」,以及「作業中主動打撈海廢」,從源頭落實海洋保護。現場安排垃圾分類競賽、減塑闖關與海廢辨識遊戲,並搭配多語宣導與文化交流,讓外籍漁工在輕鬆氛圍中學習實踐並分享經驗,進一步加深對海洋環境保護的理解與參與。

園遊會現場攤位。(漁業署提供)

漁業署強調,臺灣漁業的永續仰賴每一位漁工的努力。藉由活動傳達環境教育理念,更表達對外籍漁工的感謝與關懷。此外,漁業署亦於同日下午到晚上期間在八斗子漁港舉辦「中秋節烤肉大會」,邀集外籍漁工共同參與。現場設有許多美食攤位、遊園活動及烤肉同樂,氣氛熱絡,慰勞外籍漁工長期在海上工作的辛勞,也展現政府高度重視對外籍漁工的人文關懷與友善港灣的施政理念。接下來將在全國第一類漁港辦理源頭減塑園遊會活動,共同守護臺灣與世界共享的蔚藍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