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鍾易仲十五日痛批旅運中心啟用後,郵輪旅客卻減半,五十億投資淪為白工。他要求市府正視問題,別再做表面功夫,讓高雄真正成為國際郵輪母港。
鍾易仲說,高雄港旅運中心啟用兩年,郵輪觀光不升反降,航次與旅客人數甚至不到預期的一半,他認為政府花了五十億打造地標級建築,結果成績越來越差,這不是建設的問題,而是經營的問題。
鍾易仲表示,觀光局在報告中強調推廣摺頁、好玩卡、旅客服務中心等行銷措施,卻完全沒有提到關鍵指標,例如郵輪航次成長率、旅客人均消費與帶動總產值。報告寫得再漂亮,但如果根本沒有郵輪旅客來,觀光局做再多活動也沒意義。
他批評,旅運中心的表現實在說不過去,啟用後一路往下掉,代表問題根本不是建設不夠,而是沒有用心經營。政府蓋了一座漂亮的旅運中心,但沒有讓郵輪願意來、旅客願意花錢,等於是把幾十億投資做白工。
鍾易仲提到,反觀基隆港並沒有新蓋旅運中心,卻能在同一期間締造亮眼成績。基隆港郵輪旅客數今年一到八月更已突破七十萬人次,全年有望突破九十萬人。同樣是台灣的港口,高雄條件比基隆好、投資金額更高,卻輸得這麼徹底,實在丟臉!
鍾易仲指出,高雄郵輪經濟長期無法起飛,主因在於缺乏整體策略與配套:沒有母港策略,航商缺乏穩定合作對象,航次不穩定。岸上觀光行程過於單調,缺乏亮點與誘因,旅客不願多停留。周邊產業鏈不足,缺乏免稅購物與娛樂設施,難以創造高額消費。行銷宣傳重外觀不重內容,只強調建築獎項,卻忽略實際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