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區公所十八日舉辦一一四年績優、資深鄰長暨調解委員表揚活動,桃園市政府法務局局長賴彌鼎讚喻鄰長是地方的「土地公、土地婆」,還是市政府的「千里眼、順風耳」,調解委員則是「公道伯、公道婆」,桃園區長許敏松則強調,他們的功能及重要性,即使在網路及AI(人工智慧)如此發達的現代,仍無法被取代。
賴彌鼎並強調,桃園市長張善政非常重視鄰長及調解委員的權益,除既有的鄰長意外險、報紙費、聯誼活動、工作協助費外,也把十餘年沒有調整的鄰長聯誼活動費提高到每人四千一百元,並把鄰長意外險保費預算從每年五百元提高到一千二百元;桃園區調解委員也享有意外險、報紙費、觀摩研習、出席交通費等權益。
賴彌鼎比喻指出,鄰長就是地方上的「土地公、土地婆」,對地方大小事都瞭若指掌,為民服務做到家,還是市政府的「千里眼、順風耳」,反映市民的聲音給市政府,讓桃園市政府改進各種施政措施;而調解委員就是「公道伯、公道婆」,為市民居中調解,排難解紛,讓市民不必打官司就能解決問題,減輕司法機關的負擔。
許敏松區長則強調,鄰長對市民服務深入,調解委員促進社會和諧,而他們對市民的服務都是完全免費,因此,他們的功能及重要性,即使在網路及AI(人工智慧)如此發達的現代,仍無法被取代;更重要的是,他們總是默默地為市民服務,這種犧牲奉獻的精神,更值得大家的佩服及肯定。
桃園區公所指出,今天接受表揚的績優鄰長有一百一十一人、資深鄰長有九十四人,調解委員有三人;受表揚鄰長年齡在八十歲以上的有十五人,年紀最長的是八十九歲的林清全,其次是八十八歲的李陳素絹;鄰長服務年資在三十年以上的則有六人,其中六十九歲的黃駿驊年資達三十二年,是今年受表揚的鄰長中年資最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