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政府積極推動「幸福共餐計畫」,以「共餐、共學、共好」為核心,打造溫馨互助的社區氛圍。代理市長邱臣遠二十日親自到位於廿張犁市民活動中心的水源社區共餐據點,與長輩共進午餐,並互動歡唱卡拉ok,現場氣氛溫暖熱絡,歡笑聲不斷,充分展現新竹城市的溫度與幸福願景。
邱臣遠指出,共餐不僅提供長輩均衡營養,更透過規律的聚餐活動,形成生活儀式感,促進社交互動。據點不只是餐桌,更是促進身心健康與情感交流的重要空間,讓「吃飯」成為長輩日常中最溫暖、最充實的時刻。目前,全市已設立八十八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未來將持續與社區合作,擴大在地照顧與共餐網絡,確保長輩在熟悉的社區中得到即時陪伴與照護。
水源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周漢章表示、該協會自民國八十二年成立以來,長期深耕社區福利與長者照顧服務,並於一0一年加入共餐據點行列。每週一及週四提供共餐服務,平均每次約五十位長輩參與,十五位志工協助,其中高齡志工達十四位;據點除了共餐、電話問安、訪視等服務外,亦安排健康促進、園藝療癒、舞蹈律動及手機數位教學等多元課程,鼓勵長輩持續學習與社交互動,建立穩定的生活節奏與社群網絡。
周漢章說,據點整合共餐、課程與陪伴活動,不僅讓長輩吃得飽、吃得好,也提供互動交流平台,是長輩每天最期待的「第二個家」。他說:「這裡不只是用餐的場所,更是情感交流的家,讓每位長輩都能安心、快樂地生活。」

社會處表示,將持續把靈性關懷、世代共融、數位教學等創新課程帶入社區,促進長輩與志工在互動中共同成長,提升服務品質,讓共餐據點成為溫暖且充滿創意的社區平台。新竹市也將整合公私資源,深化據點功能,推動健康慢老與世代共融理念,讓「幸福共餐」的溫度延伸至每個社區角落,使長輩「心花開、呷百二」,共享健康、充實的銀髮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