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手機變學童腦力殺手  台中市議員籲市府效法美國「手機袋」政策

台中市多位議員關心學校手機管理方式。(記者楊文琳攝)

記者楊文琳/台中報導

教育部原訂今年新學期9月實施的校園手機使用原則草案暫緩,市議員陳俞融、陳淑華、陳雅惠、謝家宜、張芬郁、蕭隆澤等人指出,台中市各級學校手機管理方式呈現「一市多制」的混亂現況,呼籲市府應立即針對心智尚未成熟的國中小學生,研擬統一且明確的管理指引。

市議員陳俞融表示,台中市各級學校手機管理方式大致包括「自行保管,僅下課使用」、「集中保管,放學發回」、「禁止攜帶行動載具」、「集中保管,僅下課使用」等四種方式。而在這段中央政策過渡期,台中更應提早因應,市府不應放任各校「自求多福」,讓基層教師與家長無所適從。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一種學校採取同一種模式較好,若各種規範相互矛盾,教育局會進行調整。國中國小根據教育部規定有全校、各班集中保管,但他認為,集中保管不能讓孩子來保管,以免賠償損害的責任無法釐清,應該由學校行政單位來負責保管,而方法會參考「手機袋個別保管」來研擬政策。

市議員陳雅惠指出,市府推動「智慧校園」卻連手機管理都沒統一標準,造成各校亂象叢生。她要求教育局儘速制定全市一致規範,兼顧學生學習權與隱私權,維護校園秩序。市議員張芬郁表示,有效管理學童在校使用手機,也可避免手機成癮。市議員陳淑華強調,在數位時代,引導國中小學生建立正確的3C使用觀念至關重要,市府必須扛起責任,終結當前的管理亂象。

陳俞融提出,其他國家已有成功統一保管手機案例。美國華盛頓州公立國小實施「手機袋保管政策」(Phone Pouch Policy),學生一入校門就把手機放入個人專屬磁力鎖袋,由老師統一保管;放學時統一解鎖。實施結果顯示:學生的學習表現平均提升65%、違規與霸凌事件下降74%,可保障聯絡需求,有效減少干擾,是可行且成功的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