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行政院長卓榮泰二十三日表示,國會向行政部門索取資料,基於憲法精神當然要詳實提供;但若其內容涉及機敏、出乎常理,以及重要關鍵基礎設施維護等有疑慮,應由部會首長親自核定才能提供。未來若有資料不當外洩,將是首長的問題。
對此,國民黨立院黨團表示,卓榮泰此言論形同恐嚇各部會首長,質疑行政院是否有不可告人的內情?黨團呼籲卓榮泰應公開說明並接受調查,以示清白。
國民黨團指出,在野黨依法監督政府、依法向行政部門索取資料,是憲政體制下的職權行使;卓榮泰卻以「首長負責」為由限制資料提供,等同壓制監督權。黨團質疑,所謂「機敏性資料」的定義為何?依據何種法律?若讓部會首長自行決定是否提供資料,恐淪為行政擴權、逃避國會監督。
國民黨團強調,民主法制的基礎在於權力制衡與民意監督。立法院是全國最高民意機關,依法對行政院負有監督責任;卓榮泰若以行政命令反制國會監督,不僅違反憲政體制,更是毀憲亂政,「民主法制的破壞者,正是卓榮泰」。
黨團指出,政府公文處理早有明確制度。《文書處理手冊》明訂,機密文書區分為國家機密文書(絕對機密、極機密、機密)與一般公務機密文書(密),其他不具機密性或已解密的文件亦有明確規範。資料調閱與外洩均受法律限制,不容行政院長任意擴權解釋。
國民黨團並指出,中央廣播電台為政府出資設立的國家廣播媒體,現以「台灣之音」為台呼,理應接受各政黨與社會監督。卓榮泰卻稱「涉及機敏、個人、有疑慮或無法理解索資目的」者可由部會首長裁量,嚴重違背政府透明原則。
國民黨團強調,卓榮泰此舉不僅違背民主精神,更可能掩蓋民進黨政府內部的不當行為;呼籲卓榮泰立即公開相關索資爭議,接受立法院與社會全面調查,以示清白,還權於民,重建人民對政府的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