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薈〉深掘的生活與創作

■簡名袖

根據當下狀態,直覺選色。背景通常在這個過程中會被構築出來,有時溫柔、有時兇猛;有時爆裂、有時凝重,但終將會包裹在平靜之下,洗刷曬烘托出一抹:「連我也想不到的風景!」這便是心靈風景。於我而言是相對赤裸的。常聽人家說:「人如其畫」。心情某種程度是曝光出來的,一絲一毫似乎都隨筆被紀錄下來,紀錄者還是自己本人。相對的,對自己誠實、以及追求純粹,便海涵了對於生活的照料……等,一邊地,我也是透過這種方式認識以及探索自我的。即便同個年份,不同月份不同天,每分每秒我也因此而成長著。透過畫畫這件事,整合了過去、現在、未來的自己,這是很有趣的過程,甚至更精準地說,「這很療癒!」

我從小就喜歡「筆」,第一個印象,是坐在椅子上癲倒下頭,在家裡某片牆角偷畫一筆。因為怕被罵,所以那是鉛筆,心想「如果被罵了還可以擦!」殊不知一個太僥倖,家裡櫃子、莫名其妙的箱子上,管他原子筆還鉛筆,都是我的小塗鴉(星星愛心小公主),以及生氣別人還寫錯字的「來蛋」(笨)不會寫。在這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童年階段裡,我每天都拿家裡的畫冊、報紙、月曆畫畫。今天要畫異域公主,明天要畫美人魚公主,後天是要冬季或夏日約會穿搭錦集。畫畫就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有時候我爸要打底還會拿打底顏料叫我過去畫麥當勞(M)。學生時期開始展開,超級排斥學校的我,當然是逃不過。因為沒上過幼稚園就直接讀一年級,所以連名字都不會寫。還好班導是美術老師,她叫我把寫名字當做在畫畫。我把「名」畫成了一隻鴨子!好像就不那麼討厭上學了。少女心永留存,最影響我的就是延續至國中時期的「交換日記」!寫字和畫畫成了我交朋友的優勢,「妳喜歡他嗎!好,我畫你們在親親!」。直到正式為了升學而拚命去補習、畫室學畫。理想第一志願是都考上了,但我卻變得一點都不喜歡畫畫了。於是我大學闖進了北藝最令人大開眼界的「新媒體藝術學系」。思想上的碰撞、藝術學校的人際交流。什麼是生活?什麼是長大?藝術又是什麼?什麼是新?直到畢業以後,我連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都還沒有主見。在大環境的競爭底下,我常常偏激地覺得「讓別人優秀就好了呀!大家都要爭,那如果我不爭呢?」

少不了的出社會後的迷惘。認識不同領域的人,從高層看到底層。在有一次低潮嚴重時,我必須每天告訴自己:「先做到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就好。而,魔鬼藏在細節裡。有一天寫日記時,我發現我每天其實都不間斷的有在寫日記,這是延續交換日記下來的習慣。因為覺得自己是最瞭解自己的好朋友,所以每天都會寫一點,自己的結自己解。學生時期想睡覺就偷偷畫老師不會檢查的課本。即便是最迷惘的大學時期,我也依然會在英檢課本,或學校講堂發的DM上畫畫。而既然都離開職場,要認真做好這回事了,我就把我偷偷畫了一輩子的小屁塗鴉畫在畫布上,當作平衡背景狂野揮灑出的暴戾之氣!

這麼一嘗試,果然達到很好的平衡。而我的心,也被療癒了。媽媽總說:「就是要畫出妳自己覺得很喜歡,喜歡到捨不得賣掉,才叫完整一幅畫。」我的爸爸和媽媽總是我的海景第一排頭號粉絲。他們說好看,就會讓我很放心,因為我很相信他們的眼光。不過,他人意見總歸是個「建議」,我覺得保有自己意識是非常重要的,而我的畫必須完全注入我的靈魂!所以,這都是自我打架後的結晶。隨著作品曝光亮相,我也提升了非常多的自信。畫畫就像我最好的朋友一樣,而我也永遠都離不開它!就是這麼的熱愛!如果觀者能在我的畫作中感到有所共鳴之處,那我便不負此生了!所有的酸甜苦辣,都用可愛來療癒,而太陽依舊升起,日子依然繼續。能在這領域發光發熱,我感到無比幸福。相信好的能量可以感染人心,這是我的人生志向。

時代是流動的,有明確的個人風格能在茫茫人海中,為大家所見、被認識。而成功的路會被沿用。現下潮流趨勢、大眾買單的口味,都會被經拆解化成一個相較安全的模式,透過包裝切入,再經調味裝飾,一定是熱賣又好吃的。在時代的洪流之下,似乎也跌跌撞撞又懞懞懂懂地拓寬出自己的路了,同時也卸下了許多的包袱。我還在找自己,作品也等於還在長成它自己。而一個人等夠找到自己會是什麼時候?我倒覺得每個階段反而都像是才要重新再剛開始而已。

這一批畫作是花園系列,很繽紛討喜,很多蝴蝶小花動植物,還有看著花園而富有童心的小人物。點綴的小角色讓渲染的氛圍更具象,而想傳遞的,又是抽象的情感。試圖用更具體的形式轉化抽象的概念,是功課,也是自我的矛盾所在。淬煉成更精準的脈絡,深掘出核心價值。在我明白了去濃縮自己過去的種種嘗試後,便能刮出這一系列的號。所以當我的思想有所躍進,那這一批畫作的任務就達成了,也完整了它們存在的意義。

我看著這個過程要告訴我的事情,一邊地心裡冒出陣欣喜,欣喜自己又開闢出一片新風景。透過創作過程,我看到了自己還有潛力,也這麼地認同自己著,這個過程告訴完我,長出了體悟,就再原地放下,反覆的拿起放下、拿起放下、明白,拿起放下拿起放……,這是生活,也是創作呀。

深掘並非是垂直的,而是水平拓寬的,更像是立體的擴張。一體又有多面性,我有我討厭自己的樣子,等於我也有畫出不喜歡的樣子的畫的時候。如過有期望下一張你就可以滿意,就像期待明天可以更好,而現實是這些都是你自身,都ㄧ樣的好也一樣的不好。無論是配合還是迎合,倘若是清楚且知道的,又何嘗不是在描繪人生圖畫裡,最細緻的那抹陰影。

時代是變動的,我不認為一個風格跟一個安全的形式可以確保我個人的「成功」,而我也羨慕著可以從初心就從一而衷延續著脈絡,有強烈個人特色的創作者。耐性,相較來說,自嘆是自己短處。韌性,倒成了我能發揮的功力。功,又要練。除了無限延伸的拿捏、力度,還要練習讓自己疲乏,橡皮筋不能總是拉撐著,太用力會斷!因為存在就是變動的,平衡就會是一輩子的功課,而畫畫是工具,我的作品就代表著我努力過的痕跡。如果它們存在的意義是為了討好誰,那我就會是一個討好人的人,人人要如何,我便如何。曾經的我是如此理解變動的,直到主體焦點放回我自己身上,同樣的變動,但皆來自自我。

在這主觀的市場,你有你自己的觀點,才能聚攏同樣觀點的人來到身旁。哪怕你太與眾不同撞破頭都不被看見,至少你有你認同你自己,你的存在本身,就已經是世間需要的了。

如果是在孤單中為理想奮鬥的,我想說,希望你至少永遠不要放棄你自己。

我也在這迷惘的未知裡感受著。剛往下跳,畫畫的世界,簡直是無遠弗屆。

簡名袖簡介

CHIEN Ming-Hsiu (1997)

臺灣台北,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台灣國展獲獎(2016)

良日激動所個人畫展

2025台南藝術博覽會

2025台中藝術博覽會

宏藝術代理畫家,作品廣受藏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