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國民黨立委二十九日表示,廚餘就算是掩埋、堆肥都可能有異味,建議廚餘蒸煮場可設於焚化廠旁;農業部和環境部皆贊同,但豬農對廚餘從焚化廠出來感覺不乾淨,需要持續溝通。
農業部表示,目前研擬非洲豬瘟衝擊產業鏈的補助方案,預計十一月一日前公布;而病毒來源情況仍在進行疫調,雖然十月三十一日基因定序將出爐、尚難確認來源國,但仍以清零為目標。
農業部為確保廚餘蒸煮的安全性及減少稽查人力的負擔,一一一年七月二十七日修訂《非都市土地變更作專案輔導畜牧事業設施計畫審查作業要點》,增加養豬濕式原料共同蒸煮處理場所。
根據環境部資料,目前僅苗栗縣全順環保公司獲農業單位審查通過興辦事業計畫,經地方環保單位審查通過再利用檢核,每天處理量約三百九十二噸。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就防範非洲豬瘟疫情擴散,強化全國廚餘去化問題以及後續防疫、清消等作為提出專題報告,進行聯席會並備質詢。
立委王育敏質詢指出,共同蒸煮場原本預計明年要達到處理量一天二千六百噸,但現在僅有苗栗一家業者,質疑政策是否未有效推動?
立委蘇清泉質詢時也表示,廚餘就算是掩埋、堆肥,都還是可能會有異味;建議可將廚餘蒸煮場設在焚化廠旁,都是嫌惡設施,也都有土地空間。
關於蒸煮場設於焚化廠旁,環境部長彭啟明答詢表示贊成,但豬農對於廚餘從焚化廠出來感覺不乾淨,其實現在焚化廠可做到很乾淨,因此需要再溝通。
農業部長陳駿季答詢表示,共同蒸煮場目前有四縣市、九案場正在申請;其中,屏東六個案子中,四個已同意、兩個還在審查。
陳駿季說,許多民眾的確認為蒸煮場是鄰避設施,因此還在溝通。他也同意在焚化廠旁設蒸煮場是好的想法,透過焚化廠的熱能、可減少蒸煮能源消耗,但一定要豬農願意用,因此還在溝通。
記者陳柏翰、楊文琳∕綜合報導
台中市三十日起停用九處廚餘掩埋場。環境部二十九日說,若有需求可協助調度;而廚餘較一般垃圾難處理,在防範非洲豬瘟緊急情況下,廚餘送至焚化爐瀝乾後,可搭配一般垃圾混燒處理。
因應中央宣布禁止廚餘養豬,台中市環保局二十九日表示,原調度十二處掩埋場進行廚餘掩埋,因採取掩埋、焚化發電、沼氣發電等多元處理廚餘,預計三十日起停用九處掩埋場。
市長盧秀燕表示,中央二十八日傍晚發布最新防疫指引,市府連夜召集局處首長與同仁重新調整任務與分工,全力落實第二輪「守住階段」防疫工作。她強調,市府態度明確堅定,目標是將疫情完全鎖定在個案場內,杜絕外溢、盡速清零解封。
環境部長彭啟明指出,已請同仁詢問台中市環保局是否需要協助調度,也注意到廚餘處理的相關議題,會透過各縣市環保局局長會議,協調各縣市的狀況,希望能藉此強化調度機制。
環境部次長沈志修補充,因廚餘較一般家戶廢棄物更難處理,在現在防疫緊急的情況下,將廚餘送至焚化爐瀝乾之後,搭配一般垃圾進行混燒處理;未焚化的垃圾則先進行打包暫存,以解決廚餘處理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