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籽堂製油所盛大揭幕 製油工藝結合文化策展

茶籽堂製油所盛大開幕,各界貴賓齊眾一堂。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茶籽堂苦茶油製油所今(30)日在宜蘭大南澳落成,首度以策展形式開放,完整呈現品牌十年來推動苦茶油復興與地方共生的歷程。製油所內結合30坪的專業製油空間與50坪的展覽區,以五大主題展區呈現從苦茶籽栽植、採收到製油與再生應用的完整過程。茶籽堂同步推出三大主題遊程,讓參與者能親身走進土地,理解苦茶油從產地到生活的故事。

茶籽堂執行長趙文豪表示:「農業的英文是agriculture,背後意指代表土地的agri與代表文化的culture。農業從來不只是生產,更與土地有深刻的連結、同時也有專業工藝與生活的傳承。」他認為,農業的根本在於對土地的理解與尊重,從種植技術、製油工藝,到地方文化的延續,都是構成一個產業的完整面貌。

趙文豪進一步指出,茶籽堂之所以選擇在宜蘭大南澳設立製油所,不僅因為當地土壤與氣候條件適合苦茶樹生長,更希望讓生產、製油、銷售都能在同一片土地上完成。「在這裡,我們不只是在壓一瓶油,而是在復興一個產業。」趙文豪說,茶籽堂希望透過這座製油所,讓傳統榨油技術與現代設備並行,從產地實踐品質溯源,也讓油品製作成為土地文化的一部分,讓人重新理解台灣農業的深度與專業。

開幕現場聚集多位貴賓共同見證這段歷程,農糧署東區分署分署長林美華表示:「這顆小小的油茶籽從 2014 年開始推動,到今日製油所正式啟用,是台灣油茶產業的重要時刻。」她指出,茶籽堂長年深耕南澳,結合農會與社區,不僅扎根在地,也讓傳統製油產業成功加值升級,「這不只是品牌的一步,更是台灣油茶產業的一大步。」

茶籽堂十年有成,首座製油所即日起開放預約參觀。

水土保持署台北分署分署長蔡金龍則表示:「我們與茶籽堂結緣已久,一起投入朝陽地區的農村再生與地方創生。今天終於看到製油所落成,期盼能帶動品牌、社區與農業的共同發展。」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也到場共襄盛舉,她說:「地方要發展,除了經濟力,更需要關係人口的流動與認同。我希望朝陽社區能成為台灣苦茶油的地域品牌,甚至讓外國人都願意為這裡的生活與文化而來。」她特別提到,「我非常佩服小木(趙文豪)的堅持,他不為外銷妥協,只想先把土地顧好。茶籽堂就是從土地長出來的故事,這才是地方創生的根本。」

茶籽堂製油所內總面積約80坪,其中30坪為專業製油區,完整呈現16道製油工序中的關鍵8道製程,包含碾碎、榨油、過濾、儲油、充填包裝與品質檢測,確保每一滴苦茶油都能在產地完成。趙文豪表示,製油所採用透明化設計,能讓參訪者直接看見油品製程,體會茶籽堂對品質與工藝的堅持。

趙文豪強調,苦茶油製造的關鍵,不只是「做出一瓶油」,而是守護從農地到餐桌的信任。茶籽堂認為透過在產地直接建立生產基地,才能確保原料純正、製程可追溯,也讓苦茶油真正代表台灣土地的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