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聲為媒 探索跨域創作與地方連結 台東聲音藝術節11月登場

台東聲音藝術節十一月登場,帶領民眾感受台東的多重面貌與文化脈絡。(台東縣府提供)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第六屆台東聲音藝術節將於十一月一日下午二時至六時在台東美術館戶外草地舉辦「跨域聲音演出與創意市集」,以開放場域與多重感官體驗為特色,由今年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專輯得主戴曉君攜手台東大學音樂系管弦樂團開場演出。

縣府文化處指出,今年跨域演出以打擊樂為核心,邀請由擊樂、聲音工作者薛詠之創立的「不二擊聲音製造所」帶來精彩的演出,以及長年探索實驗音樂的 Olmo 雨果,用即興創作帶來生活中的光影和聲響。還有江忻薇的小提琴與Viktor Schramek的爵士鼓共創的即興交錯,以及今年金曲獎得主戴曉君Sauljaljui與台東大學音樂系管弦樂團合作演出。

除十一月一日演出的市集活動外, 十一月也將推出六場工作坊,分別為耳朵帶路和聲音製造兩大系列,帶領民眾感受台東的多重面貌與文化脈絡。

文化處表示,今年台東聲音藝術節由國立台東大學美術產業學系張溥騰老師策展,並延續去年「多物種的糾纏」為主題,邀請音樂人吳蒙惠(維恭.魯那登)進行聲音採集,並展出一年多以來駐地創作的王榆鈞、Yannick Dauby澎葉生、吳思嶔X張幼欣、廖于萱與楊欽榮等藝術家的全新創作,以及來自香港及瑞士藝術家黃加頌與Benjamin Ryser,帶來地震後太魯閣族砂卡礑部落駐村創作的錄像聲音作品,展覽於十一月八日台東美術館大文創教室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