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行政院正推動落實賴清德總統在國安高層會議中提出的十七項國安因應策略。行政院秘書長張惇涵三十一日表示,行政院已盤點需修正或制定的法律共二十一部,涵蓋立法、修法、行政命令與相關計畫措施等共一百二十項工作,核心目標是守護國家主權、確保國人安全。
張惇涵指出,中國除透過軍事與情報手段滲透外,也藉文化、經濟與青年交流名義進行統戰,試圖影響台灣國家認同。行政院已建立完整防護架構,從法律制度、行政執行到產業安全全面加強防衛,避免關鍵技術與資金外流。
他舉例指出,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依北約標準將國防支出提高至國內生產毛額百分之三;此外,《產業創新條例》與《強化社會經濟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已完成修法,《職業安全衛生管理法》也進入修正程序。另《海洋及氣候變遷因應法》與「海纜七法」已送交立法院審議,「軍審制度」修法草案則持續研議。
張惇涵強調,這些立法與修法工作的最終目的,在於守護主權、保障人民安全,確保台灣的關鍵技術、產業與人才受到法律層級的保護。他表示,唯有在國家安全架構穩固的前提下,台灣才能持續壯大、穩健發展。
行政院長卓榮泰當日於立法院施政總質詢中也談及相關議題,指出面對中國局勢不明與對台滲透手法多變,政府須預作準備、落實賴總統提出的十七項國安策略,透過防衛強化與制度修法,確保國家主權與人民安全,讓台灣在國際不確定情勢中穩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