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自九十五年起每年辦理「青年暑期社區職場體驗計畫」,二十年來培植超過逾萬名青年服務全台社區協力發展;教育部五日指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學生王佳純、銘傳大學學生朱秝圻前往「花蓮縣托瓦本全人關懷發展協會」職場體驗,運用AI自動辨識人臉系統,協助社區協會快速歸類服務檔案,還開發互動式網頁遊戲,獲選為冠軍團隊。
也協助大專青年在全台非營利組織進行一點五個月的職場體驗,有助規劃未來職涯發展方向;為擴大計畫影響力,一一四年增加職場體驗名額,共計媒合七百五十名青年,於全台三百七十二個非營利組織進行體驗與探索。不僅深入當地社區服務長者,更藉由自身創意與科技應用,實現跨世代溝通及原民文化傳承價值。
王佳純、朱秝圻先是投入原住民族文化健康站的日常工作,透過規劃及舉辦茶文化交流、K|POP(韓國流行音樂)舞蹈體驗等活動,一方面陪伴部落長者舒展身心,一方面也創造長輩及年輕朋友對話的可能性,為跨世代共融活動提供了寶貴的參考模式。
兩人也展現數位創新能力,運用AI技術結合在地文化,開發互動式網頁遊戲,促進長者之間的互動。同時導入AI自動辨識人臉系統,協助托瓦本協會快速歸類長者照片,大幅縮短尋找照片進行分類的工作,將日常的工作負擔,轉換成珍貴的數位資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