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拋匯阻貶 10月外匯存底月減27.46億美元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中央銀行五日公布十月底外匯存底金額為六千零一點九七億美元,月減二十七點四六億美元。央行官員說明,主因是新台幣匯市有幾天出現供需不平衡的狀況,央行進場拋匯阻貶,導致外匯存底下滑,這也凸顯了央行調節採雙向策略,而非外界所言阻升不阻貶。

央行外匯局長蔡烱民說明,投資運用收益入袋,對外匯存底帶來正貢獻,但主要貨幣對美元貶值,加上央行為了維持外匯市場秩序,進場拋匯阻貶,導致十月底外匯存底金額六千零一點九七億美元,較九月下滑。

蔡烱民說明,十月上旬,因中國大陸祭出稀土管制及美國關稅消息,當時台股開盤跌勢較重,匯市供需不平衡,央行為了維持市場秩序而進場調節。

十月央行調節方向是阻貶,蔡烱民表示,央行一直以來都是對稱式干預,採雙向調節的策略而非單向,只要市場供需失衡,就會在另一邊進行調節。

至於近期台股波動較大時,新台幣匯率似乎不再與股市走勢高度連結,原因為何?蔡烱民表示,新台幣匯率變動除了看外資之外,廠商調節也有相關,而且還須考慮國際美元走勢,美元最近比較強,也會影響新台幣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