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北市公園處六日表示,台灣孩子們的遊戲權,在公私協力之下,近期由社團法人台灣身心障礙兒童權利促進會與顯恩慈善基金會共同推動的兩大共融倡議計畫—「超級小玩家」與「共融好好玩」,歷經十個月執行,即將於七日發表成果。
「超級小玩家」與「共融好好玩」計畫由致力於維護兒童健康基本權益、支持特兒與弱勢家庭,並推動早期療育、教育支持與永續生活實踐等多元服務的顯恩慈善基金會全力贊助。計畫分別從兒少行動與影像推廣兩個面向出發,呈現身心障礙兒童在共融遊戲場中的真實經驗與觀察。
「超級小玩家」計畫自二0二五年四月啟動,歷時五個月實地走訪雙北地區共二百四十七座共融遊戲場。邀請十四組身心障礙兒童家庭參與。除實地探勘外,身障童盟與顯恩慈善基金會也執行「共融好好玩」影像推廣計畫,拍攝共融旋轉盤、輪椅鞦韆、彈跳床等多樣設施,預計推出八支共融遊具主題影片,讓這次難能可貴的遊戲場鄉野調查留下珍貴的影像紀錄。
公園處表示,率先在各行政區陸續規劃共融式遊戲空間,目前已完成超過六十座共融遊戲場,逐步將「以使用者為核心」導入遊戲場設計思維,讓不同年齡、不同能力、不同背景的孩子都能在同一空間中快樂玩耍,並持續在校園周邊及社區公園導入無障礙遊戲設施。這些紀錄涵蓋遊具設計、地面材質、指標導向與周邊動線等面向,不僅呈現真實使用狀況,也讓外界看見不同障礙類型的孩子在遊戲場中面臨的挑戰與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