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學 福星公園交通教學區啟用

 

北市福星公園新設施亮相。(記者王誌成攝)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北市政府交通局六日宣布,集交通安全教育、停車服務與社區綠化於一體的「福星公園交通教學區暨地下停車場」正式啟用。園區結合一比一真實比例道路環境與互動式教學設計,讓學童與親子在遊戲中學習交通安全知識,實踐「人本交通、從小扎根」理念,推動城市交通文化向下扎根。

副市長李四川表示,福星公園交通教學區暨地下停車場之正式啟用,不僅提升學童交通安全意識,更促進家庭共學與社區連結,讓公園兼具教育與休憩功能。他強調:「交通安全的推動,需要從小扎根、從社區開始。希望透過福星公園,讓交通安全成為台北人的生活文化。」交通局未來也將持續結合學校教育與家庭參與,形成社區共學及安全文化的正向循環。

福星公園交通教學區設有路口號誌、人行道、自行車道等多元設施,強調「做中學」的概念,透過闖關遊戲引導學童養成正確的過馬路及騎乘習慣,讓安全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園區亮點包括欣欣客運愛心捐贈的大巴打造的「體驗駕駛視角大巴士」,讓學童親身體驗大型車視野盲區與內輪差;台北市首座可實際騎乘的 「自行車練習場」,提供安全空間培養正確騎乘觀念。園區並結合人氣IP「柴語錄」角色陪伴學習,搭配互動遊戲摺頁,讓交通安全學習更生動有趣。

交通教學區共規劃五大主題關卡,包括「穿越路口這樣走」、「視野死角與內輪差」、「公車等待與招手」、「自行車人行道安全」及「自行車車道安全」,以實境體驗深化交通安全印象。截至目前,交通局已舉辦十六場宣導活動,報名情況踴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