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針對學童午餐品質與廚餘量高的問題,新竹縣議會議員吳旭智日前提案要求教育局重新盤點學校午餐的「滿意度」與「廚餘量」。新竹縣教育局六日特別安排中午時段,由局長楊郡慈偕同相關人員前往轄內國中進行午餐實地關心與試吃,議員吳旭智亦親自到場了解實際供餐狀況,並對未來午餐品質穩定提出訴求。
吳旭智在現場親自試吃了中央廚房供應的午餐,並深入班級詢問學生最喜歡哪一道菜色,孩子們的回饋皆一致指向使用了在地食材烹煮的高麗菜,直呼「口感清脆、味道良好,是當天最愛」。但吳旭智強調,關鍵在於如何維持供餐品質的「穩定性」,以及建立讓「學生意見即時反映」並能「即時調整」的有效機制。
吳旭智指出,午餐的運送環節也是品質維護的重點。由於目前有些學校採用中央廚房供餐模式,菜餚在運送過程中如何有效維持溫度,確保學生食用時的最佳口感與衛生安全,是現場必須對廠商要求的環節。楊郡慈局長也要求在運送過程,要能檢測溫度,確保送到孩子口中的是熱食。
現場也實地了解學校針對廚餘減量的做法,針對過去廚餘量太多的問題,各班級透過機動調整班級菜量、師長鼓勵及菜色調整等措施因應,經過兩週的執行,學校的廚餘量從原本將近兩桶的量,降低至不到一桶。
吳旭智表示,未來希望可以朝建立各校廚餘數量的追蹤機制,將滿意度與廚餘量納入評核;讓學生代表有更多參與菜單設計與菜色討論的機會。透過雙向的溝通,除了讓菜色更符合孩子們的期待,也能在過程中傳達珍惜食物、推動「完食惜食」的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