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將於八日在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舉辦「一一四年度幼兒客語學習成果觀摩發表」,邀請二十七所參與幼兒客語學習計畫的公私立幼兒園齊聚一堂。
台北市客委會表示,客家文化的樣貌相當多元,不僅存在山區與田園的耕作生活,也包含沿海與池塘的漁業文化。例如桃園新屋沿海地區的客家人,受地理環境影響,發展出融合傳統農業與海洋漁業的「農漁兼作」生活方式。
去年底推出的兒歌曲譜集,讓幼兒在歌唱中了解如「牽罟」等傳統捕魚技法,並在音樂學習中親近、認識屬於客家的海洋故事。今年成果發表則展現語言學習的自信與勇氣,也象徵客家文化面向大海、擁抱世界的精神。
活動設計以「海洋」為創意主軸,從舞台表演、闖關遊戲到靜態展示,處處可見海浪、魚群、貝殼、寶箱等童趣意象。二十七所幼兒園將輪番上台演出,孩子們穿上充滿海洋風格的服裝,詮釋與海洋相關的客語兒歌,講述客語故事,並以律動與笑聲展現一整年的學習成果。
呼應海洋主題,現場亦將設置「沙灘許願瓶」親子創作區,邀請家長與孩子一同參與闖關體驗,在遊戲、互動與笑聲中學習客語,讓客語成為家庭間溫暖的連結,成為親子生活中的日常。透過幼兒的語言學習歷程,也讓人看見—客家文化,不只在山裡,也在海上;不只在傳統裡,也在下一代的笑聲中延續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