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由台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主辦的《我家的兩岸故事》展覽,十月底在山東博物館隆重揭幕,內容包括136件珍貴文物、186張歷史圖片與50支人物影像,細膩呈現遷台人物的生命故事與歷史軌跡,共分為「遷台軌跡」、「渡海離鄉」、「落地成家」、「我是山東人」、「思鄉返鄉」等展區。展覽運用沉浸式科技體驗跨越台灣海峽、多年社會時代變遷的景象等等,亦是整個展覽的矚目焦點。
這項展覽由台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山東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共同主辦,山東博物館協辦,十月三十一日上午在山東博物館隆重揭幕。
開幕式由台灣女記者與作家協會「歡唱團」的表演揭開序幕,兩首表演曲目中的鄧麗君經典組曲,如《小城故事》、《但願人長久》、《何日君再來》、《路邊的野花不要採》多為現場來賓耳熟能詳的曲目,正好與此次展區內特別規劃的AI互動「鄧麗君專區」遙相呼應,更添熱絡氣氛。鄧麗君母親來自山東。故展區內特有此一安排,兩岸人民藉著歌聲展開交流。
開幕式致詞嘉賓包括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祕書長石靜文、海基會前副董事長邱進益、台南藝術大學前校長黃碧端及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副秘書長陳愛民、山東博物館館長劉延常等。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祕書長石靜文表示,《我家的兩岸故事》展覽源於基金會歷年推動的「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已累積採訪超過一千四百位長者、製作近五百支影片,基金會堅持的是,唯有忠實的記錄,才能將塵封的記憶留下並延續。」
此次出席開幕式的嘉賓雲集,包括山東省台辦主任張連三、國台辦交流局副處長高超、中國宋慶齡基金港澳台事務部台港澳處副處長王鵬、敦煌研究院副院長張元林、故宮博物院科研處處長陳秋速、前中央廣播電台董事長高惠宇、前台北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朱惠良、中國時報總主筆張景為、台灣評論人郭冠英等。
《我家的兩岸故事》巡展自推出以來,已先後於高雄、上海、台北、福州、桃園、台中及南京等地巡迴展出。本次山東展將展至明年三月一日止,邀請民眾一同走進跨越時空的兩岸歷史記憶,感受歷史的溫度與文化的力量。明年三月展期屆滿之後,文物及紀錄片將易地展出,在兩岸之間不定期推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