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豪雨後 請落實清消防疫及飲食衛生

宜蘭縣衛生局長徐迺親赴災區發放漂白水及防疫宣導。(宜蘭縣衛生局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鳳凰颱風強大雨勢造成本縣多處社區積淹水,為防範災後可能引發之腸道傳染病、皮膚病及登革熱等疫情,宜蘭縣衛生局啟動災後防疫作業,並陸續發放漂白水供受淹水住戶及社區進行環境清潔、消毒,且持續進行災後防疫工作,守護民眾健康安全。

衛生局長徐迺維提醒,風災大雨過後,易使土壤及泥水中的病源菌暴露於地面,除了接觸傳播外,也可能經由食用受汙染的水或吸入性感染。民眾災後整理居家環境,消毒可以使用市售含氯漂白水(約含次氯酸鈉百分之五)稀釋一百倍擦拭。清理家園時,務必穿著雨鞋或防水長靴、配戴防水手套及口罩,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工作完畢或裝備卸除後,應以肥皂及清水洗手。老年人、身體衰弱、免疫功能不佳、慢性病患者(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癌症及酒癮者等)及皮膚有外傷者,應避免皮膚暴露於污水或淤泥,如有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痛、腹痛、腹瀉、黃疸、倦怠或其他身體不適的症狀,請儘快就醫。

為杜絕泡水、過期或變質食品流入市面,衛生局加強稽查災區食品業者,除叮囑販賣業者應注意食品貯存條件(冷藏七度西以下;冷凍負十八度西以下),並將停電期間及淹水之產品立即下架,以確保災民不受二次傷害;同時,籲請所有食品業者於災後期間,為了民眾健康及權益,更應提高警覺,從食材驗收、保存、完全烹煮、運送、供應及從業人員衛生習慣等各流程應更用心。